2)第146章 光复新军艰难的新一代装备_攻略大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敌人。

  而且有效射击范围也提高到四百米,就因为密闭性问题得以解决。

  若是使用线膛步枪,那几乎能在五百码,也就是四百五十米内能够命中敌人,几乎就能淘汰白刃战,进入到堑壕战时代。

  太平天国就是依靠前装线膛枪与堑壕战术打到南京。

  当然要不是其生产力水平不够且内部矛盾重重,以及中外联合围剿下,整个中华几乎改朝换了。

  “三叔线膛燧发枪可以制造了吧,我可是要被军队更换装备,不然清军得火器营就让我们难受。”郑轩收起燧发枪说道。

  三叔颇为无奈得说道:“这燧发枪都还没捂热,这么快就更换火器,真是败家子。”

  “嘿,三叔您这句话就不对了,吃奶的还骂娘,要不要我给你催一下债,之前投入工厂建设的十几万两什么时候还给我?”郑轩没好气得说道。

  “那是军部给的钱。”

  “军部现在没钱,需要来讨债。”

  “……”三叔翻了一个白眼,然后就带着他瞧瞧兵工厂。

  前装线膛燧发枪技术说难不难,可说简单也不简单。

  欧洲前期的线膛枪几乎都是工匠一手一手抛磨出来的,而且加工难度极大。

  若是线膛出现误差,那么就会出现射击方向出现偏移。

  但到了蒸汽机时代,机床工艺以及铸造工艺快速发展,这些几乎不是什么大问题,只是要多费脑筋去思考如何制造,如何使用特殊钻头抛磨出线膛。

  郑轩让三叔直接把火帽与线膛结合在一起,直接让火器跨两代。

  可以说,若以前装滑膛燧发枪以及火绳枪为第一代武器,那么火帽枪为第二代,火帽线膛步枪为第三代。而到了击针枪,和定装弹或是金属弹,这些武器全部都被淘汰。

  第一次鸦片战争,英军就是使用第二代武器。第二次鸦片战争,英法使用的发射圆锥形弹丸的线膛后装步枪,还有一些装备德国制造的击针枪。

  “这就很像肯塔基长步枪”郑轩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
  这几乎就在查尔维斯与汉制火帽枪改进而来。

  三叔背着手,像是瞧着小孩玩泥巴一样,“咳咳咳……这枪你就别想高产了,一月只能给一百支,而且价格不菲,至少要三十两。”

  “这……有必要这么贵吗?”郑轩一副心疼的样子。

  三叔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“你这混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!制作一杆可要花费许久时间。”

  然后拉他去简易机床,工匠正在仔仔细细地给枪管加工,钻头进入枪管也是缓慢,要是出现失误,整个枪管直接报废处理,回炉重造。

  而且退了钻头,还要仔细地抛磨,反复加工。

  一个枪管几乎要一天时间,原本兵工厂的工匠就不多,如今更是让原本不富裕的兵工厂雪上加霜。

  郑轩围绕那台简易的机床摇起头来,他希望这台东西是布兰查德车床,那就能大规模生产线膛枪。不过最早要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出现。

  “唉,新的不来,旧的不去。”

  郑轩含泪,三万两白银的订单,一千支线膛步枪,准备给独立小组准备。

  等那天更加富裕了,再考虑装备一个团一个师。

  此刻光复军的武器就限定在火帽枪以及米尼弹,不过足够吃下大清军队了。

  毕竟人家主战武器依旧是大刀弓箭,火器营几乎就是鸟枪,甚至连抬枪也不太常见。

  让人担心得是大清重新铸造得红衣大炮,这个威胁更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