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二十二章 对萨摩藩之战_伐清1719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种举债过日子的性子,对于宁渝提出的这种激进的计划,并不算很认同,只是明面上也不好反对罢了。

  实际上在宁渝看来,这都算不了什么,因为目前清廷中央财政对税收的挖掘并不彻底,只有在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彻底实现后,清廷的财入才是一个比较真实可信的数字,那这个数字具体是多少呢?

  根据宁渝的了解,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政策并不是在雍正期间彻底推行,真正推行的是在乾隆期间,而原来的历史上,乾隆十八年的岁入就已经涨到了五千万两加上一千三百万石米粮,也几乎实现了倍增。

  因此在实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政策更充分的宁楚里,对于财政的挖掘也更加充分,而且除了这层原因之外,还有工业革命的缘故,也就是宁渝在这个时代实行的工业计划,对于经济更是一个放大器。

  工业革命的强大之处,在于它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力,像工业革命前的英国,人口在四百年的时间里,才增长了三分之二左右,可是等到了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结束的近百年时间里,人口增长了近倍。

  这就是因为在大多数时候,生产力的增长是普通的线性增长,而人口是爆炸式的指数增长,但是由于生产力跟不上人口的增长时,就会导致灾荒和战乱的产生,反过来抑制人口的增长,简单来说就是生能生,但是养不活,即经济学上的马尔萨斯陷阱。

  通常来说,当人口和生产力的关系到了一个平衡点的时候,接下来只有两条路可以走,一是战争、瘟疫、饥荒等方式,将人口大幅削减,使土地和人口的关系不再紧张,这也是中国过去一直走的路子;另一条就比较困难了,那就是对外开拓,增加土地,以及提高生产力,增加单位产出。

  然而当工业革命出现后,生产力的增长得到了暴涨,从而也助推人口的爆炸,像有清一代,虽然没有进行工业革命,可是也有来自美洲的玉米、土豆等粮食作物,本身含热量较多,因此才继续助推人口增长,到了乾隆时期就已经接近了三亿。

  对于宁渝而言,因为起兵反清战争的烈度并不高,再加上时间也短,因此南方精华之地并没有遭遇很大的破坏,在保全了财富的同时,也使得人口得到了保全,以目前宁楚的人口,保守估计也在一个亿以上了。

  等到工业革命实施之后,宁楚统一全国的人口,至少会达到四到五个亿,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数字,而这个时间可能也就是再过五十年左右。而百年之后,整个华夏的人口或许会飙升到八个亿以上。

  因此宁渝不光要对外开拓,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,也需要着实提高生产力,即通过工业革命,给其他的人多一口饭吃。

  “工业发展计划乃我朝发展百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